随着5G技术的商业化应用逐渐成熟,下一代通信技术6G的研究与探索已经展开,前面已经介绍过相关背景和技术,下面对其做一下展望。
国际电信联盟无线通信部门(ITU-R)于2022年6月商定了6G的总体时间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1:2023年6月,在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23)召开之前,完成愿景定义;
阶段2:2026年确定需求和评估方法;
阶段3:2030年输出规范。
6G标准时间线
随着第一个重要里程碑“全球6G愿景”的达成,6G标准化之旅正式启航。从2024年开始,ITU-R WP 5D规划投入三年的时间,研究具体的技术性能要求、评估准则和方法,为第3阶段的技术提案评估做好准备。将在2025年下半年的R20中启动6G技术的标准化工作,预计2029年冻结第一个6G标准R21的核心功能,在2030年完成IMT-2030规范,具备大规模商用能力。
目前全球6G竞争已进入关键卡位期,各国依托技术优势与产业基础加速布局,竞争焦点已从单一技术突破转向高附加值产业制高点的争夺,共性技术平台与新型基础设施成为支撑6G研发的关键底座。美国全方位布局卫星互联网及地面6G等未来移动通信技术;欧盟以AI原生网络、云原生网络架构、通信感知融合为核心,网络安全与绿色节能为支撑,构建6G技术生态闭环;韩国以实现超高性能为核心目标,设置专项支持关键技术攻关;日本以社会需求及产业基础出发,重点布局全光网络、空天地海一体化及太赫兹通信等技术。
在国内,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6G纳入未来产业培育体系,这是6G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我国6G创新新局面的正式开启;工信部IMT-2030推进组统筹聚合产学研用力量,组织通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高校及科研机构共同开展6G愿景与需求研究、6G关键技术研究、6G标准化推进以及6G技术测试验证。在关键技术研究方面,涌现了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其中北京邮电大学张平院士团队提出通信与AI融合(ComAI)的语义通信框架,建立语义信息理论体系,语义通信以紧耦合机制主动利用信息的天然冗余,匹配信道状态,将信源压缩和信道传输协同设计,补偿传输差错,信息变换和信息编码模块均采用非线性方式实现,实现端到端的全系统优化,是未来通信突破性技术之一,有望突破基于经典香农信息论的通信系统传输瓶颈;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陈山枝博士团队提出星地融合移动通信系统与关键技术,分析了6G星地融合移动通信需求与技术挑战,针对无线传输效率低、网络架构设计复杂、移动性管理难、网络质量保障难等系列问题,从无线传输、网络架构、资源管控和移动性管理、天基计算、频谱共享等多个方面开展关键技术研究,提出了创新技术并开展相应的性能评估。
6G不是5G的简单升级,而是通信与感知、智能、空间融合的质变引擎,随着技术研发的加速,6G有望在2030年重塑全球数字化生态,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开启“万物智联”的新时代。
【参考资料】
[1] ITU-R, Recommendation M.2160-0, " Framework and overall objectives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IMT for 2030 and beyond " Nov. 2023. [2] ITU-R, Report M.2516-0, "Future technology trends of terrestrial 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towards 2030 and beyond" Nov. 2022. [3] ITU-R, "Overview timeline for IMT towards the year 2030 and beyond," 2022.
[4] Ping Zhang , “Advances and Challenges in Semantic Communica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National Science Open, 2024
[5]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北京6G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
[6] 未来移动通信论坛,《6G沉浸式通信场景需求与关键技术研究白皮书》,2025
[7] 未来移动通信论坛,《“6G+未来电视”视频应用场景需求与技术解析》,2024
[8] 张平,《6G泛在智能的通信理论及实践报告》,世界物联网500强峰会,2024
[9] 陈山枝,《6G 星地融合移动通信关键技术》,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24
[10] 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元宇宙时代超高清视音频技术白皮书》,2023
作者:
中国移动咪咕公司 北京研究院 标准技术专家 王雷
审核:
教授级高工 中国移动集团级首席专家 咪咕公司技术管理部总经理兼北京研究院院长 李琳
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北京研究院技术标准总监 单华琦
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北京研究院技术项目总监 邢刚
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北京研究院资深系统架构与分析专家 徐嵩
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北京研究院技术项目总监 罗云飞